2018年5月31日

勞作時間─任天堂Labo多樣套件 #4 鋼琴

釣魚房子摩托車都陸續完成之後,接下來終於輪到我最有興趣的Toy-Con──鋼琴啦!



鋼琴Toy-Con是由鋼琴本體及四個可以插替的旋鈕組成。



要用到A到H共8張紙板,但跟同樣用8張紙板的摩托車的差別是,鋼琴的小零件比較多,所以實際組裝起來會比摩托車更複雜更花時間一些。



可以上下撥動的撥桿,只用了一條橡皮筋就做到了自動回彈到中間的機構。



鋼琴本體就是個大盒子。



放琴鍵的空間完成!接下來就是把鋼琴琴鍵做完後依續一一放進去囉。不過鋼琴最麻煩的也就是在於琴鍵,雖然構造簡單但數量不少,類似的東西得反覆做很多遍,感覺有點煩呀~😅



五枚黑鍵。



內側貼的反光貼紙是判定琴鍵是否按下的關鍵。除了顏色之外😆,黑鍵跟其它白鍵比起來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在按下琴鍵再放開時,黑鍵並不是靠紙板機構上的彈力,而是單靠本身的重量來復歸原位的。

接著就是各種形狀各異但基本構造都類似的白鍵啦。



僅有一枚的I字白鍵。




逆L型及L型白鍵各二枚。



T型白鍵則是有三枚。白鍵尾端突出的那塊尾巴😆就是復歸原位用的機構,琴鍵要靠它的彈力來復歸原位。



琴鍵擺上,終於有個鋼琴的樣子了。是說那些琴鍵真的只是「擺」在上面而已,並沒有固定住,要是把鋼琴倒過來的話琴鍵是會掉下來的😅。

老實講我原本以為這邊大概會用到橡皮筋來模擬按下琴鍵的手感,以及放開後復歸原位的作用,沒想到實際構造上遠比我想的還要單純,只靠紙板本身的彈力或重量就達成目的了!😦



本體最後的螢幕架及三顆按鍵。



三顆按鍵都是相同的構造,按下按鍵時會露出表面上的反光貼紙,進而判定有「按下去」了。



四顆功能不一的旋鈕,其實也是靠上面貼的,形狀各異的反光貼紙來判定彼此差異及轉動方向。



鋼琴Toy-Con,完工!



遊玩時右J-C是插在本體的背後。事實上整個鋼琴Toy-Con就是靠右J-C的動態IR攝影機持續監視本體內部,並以各零件上的反光貼紙的變化來觸發各種動作。



簡單的鋼琴介面。不用多說,就是台13鍵的簡易電子琴。只有13個音符當然不太夠,用左側的撥桿往上撥或或下撥,就能往上或下調整一個音階。

另外畢竟鋼琴是紙板構成的,用手去搖多少還是會左右晃動,沒想到這邊居然連這一點都利用上了,在彈琴的時候去搖動鋼琴的話,彈出來的聲音居然會變成抖音啊!😆 應該是利用右J-C去偵則的吧。

更有趣的是那幾個旋鈕的互動,插入1號旋鈕後,按鍵聲會從鋼琴聲變成貓叫聲😸。



2號旋鈕則是優美的人聲和聲😯。



3號旋鈕則是搞笑的大叔聲👲!?



最特別的還是沒有數字的…姑且稱為0號旋鈕吧,插入0號旋鈕後,聲音不再是由喇叭發出,而是直接利用J-C的HD振動,用鋼琴本體當作音箱,並以不同的頻率來振動,藉此發出各個音符的聲音來!



除了簡單的電子琴外,另外還有個功能相當豐富的錄音室可以玩。錄音室可以錄下好幾個不同聲部的音樂,最後混合在一起播放出來。

在這邊插入不同號碼的旋鈕,就可以用轉動的方式來調整音量或迴聲等參數。



從上方插入頻率卡並按鍵掃描之後可以改變按鍵聲的頻率和音色。



插入旋律卡並讀取之後能夠在演奏時以一定的規律發出四種樂器的伴奏聲。



就是像這樣,四行各代表一種樂器,有洞的部分就代表當時該樂器會發聲。



最後還可以用左J-C做成的指揮棒來指揮!……好吧,那指揮棒單純只是裝飾品,事實上只要直接揮動左J-C,根據揮動的速度就會改變樂曲播放時的BPM。

這個錄音室可以玩的東西真的很多,老實講早已經遠遠超越我對音樂所擁有的知識了,給懂音樂的人玩一定可以玩出很猛的東西來吧。至於我嘛,我還是回去玩玩簡單的電子琴就好…😓

之前也提過,釣魚的水族館可以跟鋼琴連動,製作出原創的魚種來。其實就是利用鋼琴掃描圖卡的功能,插進任意形狀的卡片後,系統會將卡片中空的部分視為魚身,在自由決定眼睛的位置後,原創魚種就誕生了。



比如說這隻用鋼琴附的基本波型卡做出來的原創魚!😆

======

至此,任天堂Labo多樣套件的所有Toy-Con已經通通完成啦!……老實講這些還挺佔空間的耶😅。

其實這樣整個組裝遊玩一遍之後,會覺得那些對應的小遊戲雖然有趣,但這個套件最有趣的部分,果然還是在於組裝的過程上吧,那種從平面的板紙一步一步的製作出立體成品來的滿足感,真的是讓人欲罷不能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