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際大戰的主役戰機,X-Wing StarFighter啦!

首先完成了四片機翼其中的二片。笨呆版1/72 X-Wing的零件數量並不算多,而且幾乎全是近乎白色的淡灰色,處理湯口格外輕鬆。

機翼及推進引擎上的細部機械結構相當的精細,事實上絕大多數的製作時間都是在為這些細部結構上墨線及擦拭乾淨…

引擎的進氣葉片。X-Wing的四片機翼各有一組推進引擎,一共有四組。

二組機翼完工。老實講這二組機翼花了很長的時間才做完,上面的機械結構要上墨線實在太麻煩了,之後機身的部分做起來反而輕鬆很多。

二組機翼前後合體,成了二邊各有上下二層的厚實機翼。上下機翼之間在合起時巧妙的以做成機械結構風格的卡榫固定,非常的穩固。

藉由中央的轉軸,二邊的機翼可以上下展開為最具代表性的X型,這也是X-Wing這個名字的由來。

最麻煩的機翼完工,開始組裝機身!

駕駛艙的操作面板及裡面的駕駛員都十分精細。

機身的部分機械結構相對較少,取而代之的是有許多線條狀的刻線。用水性墨線筆把每條線塗黑,再用面紙一口氣擦乾淨,只留下刻線裡的墨線,這…其實還挺紓壓的耶!?😆

乾淨的線條看起來好清爽!😊

駕駛艙蓋有二種選擇,這是不含玻璃的純框架。

而這是由透明零件構成的駕駛艙蓋。個人比較偏向使用這一組。

機鼻有區分一般機及RED-5,也就是路克專用機二種型式。除了機鼻之外,還有其它幾個小地方也有路克機的專用零件或貼紙。

由於框架分佈的關係,可以組出二台R2-D2來,不過套件也有附上R5-D4的頭部及對應的貼紙,所以其中一台就組裝成R5-D4了。

在四片機翼尾端裝上主要武裝的雷射砲後,X-Wing素組完工!

R2-D2(或R5-D4)可以如設定般乘坐在駕駛艙後方,輔助駕駛員。

底部。


三個起落架是以插替零件的方式來呈現伸出時的模樣。

附有死星表面造型的專用展示支架。

依零件插入位置的不同,上下及左右各有三段角度可以選擇。

裝上展示支架!

另外還附了一片死星表面散熱排氣孔的造型板,以及二顆以專用透明小支架支撐的質子魚雷。

跟展示支架的底盤能夠合併在一起,重現出把質子魚雷扔進死星弱點所在的散熱排氣孔,引發連鎖反應炸掉整顆死星的經典一幕。
======
目前只有先素組上墨線而已,再來就是水貼工程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